第154章 说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哦?请太子殿下明示!”林尘好整以暇的道。
其实李承乾这么一说,林尘已经有几分猜测了,要知道这位的太子妃,可是郑氏女,郑观音。
“郑氏的琉璃像和布匹的事,是初元的手笔吧?”
“不错!就是我干的,不过太子殿下出了这个门我可不认!”
林尘很光棍的说道。
没啥好隐瞒的,稍微有点能力的人,只要一打听,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那初元可否卖孤个面子,放过郑氏这一次,两家握手言和?”
“哦?太子殿下想让我如何放过?郑氏又能付出什么代价和谈?”林尘开始有些不爽的问道。
“退还布匹和琉璃像,郑氏保证你们两家恩怨一笔勾销,甚至你还可以获得郑氏的友谊!”李承乾郑重的道。
“哈哈哈!哈哈哈!退还?怎么退还?至于郑氏的友谊,我可不稀罕!”
林尘气急而笑,李承乾见其这般姿态,也是心中一怒,脸色一变,这林尘也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正待翻脸,却听林尘继续道:
“太子殿下可能不知道其中干系,这事一旦启动,可不是我能轻易控制的了的了。
你说退还,可你知道要退多少钱么?
我告诉您,那是近千万贯的巨额钱财,这我可退不起!再说他郑家的友谊能值得这么多财富么?”
“什么!近千万贯!郑氏竟如此富有?即便如此,怕不也是老底都掏光了吧?难怪他们如此着急!”李承乾难以置信的道,同时还有对林尘与郑氏深深的忌惮。
“不仅郑氏,实话跟殿下说,王氏也是如此,两家加起来约摸有近两千万贯之多!
不过殿下却是猜错了,这可不是他们的全部家底。
当然他们的家底,或许也有这么多,可这里面至少有一小半,乃是他们各处钱庄的储户的钱,至于他们会不会赖储户的账,这我就不知道了!”
李承乾麻了,这可是大唐近两年的国库收入啊,这林尘也太狠了。
不过此时他却是不由得对林尘生起怨气来,这两家可都是他的支持者呀!
郑家三卿可都是他媳妇的叔父,这样的关系,让他很难向着林尘。
更何况同郑家对自己的助力比起来,林尘显然不值一提,更何况还有个王氏,自己的左膀右臂王圭,可是因为自己的连累,才被发配的。
再者涉及到这么大笔的钱财,饶是李承乾身为太子也眼红啊,要是自己有这笔钱,啥事干不成啊?
这一刻他甚至都有一种冲动,干掉林尘,把这笔钱自己吞了的想法。
“那钱哪去了?既然是你的手笔,钱财自然也就受你支配,难道还能凭空消失不成?”
李承乾有些呼吸急促的道。
“花完了呀!要办成这事,就是快,这么多钱哪里运的出来,自然当场就花掉了,都买成各种材料了,比如桑麻茧,各种矿石,珍奇古玩等,甚至矿石都买到几年后了,全部签了合同,现在退款已经来不及了,至于我自己,把我搬空也退不起呀!”林尘两手一摊道。
李承乾闻言,眼前似乎一阵阵发黑,喘息声似乎也粗重了起来。
真是个败家子呀!
他很难想象,一个人是怎么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赚到近两千万贯,又能迅速花掉的。
事情到了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了,如果林尘所说属实,那么要拿回这笔财富,就要跟以万为单位的商贾毁诺,他还只是太子,这么大的影响力,他也兜不住。
甚至他都怀疑,自己父皇敢不敢如此行事!
毕竟这数万商人背后,可能还有数十万为完成这些订单而工作的人,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可是要捅大篓子的。
同样的,郑王两家钱庄破产,也肯定将引起轩然大波,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两家矛盾仇怨的事了,更是国事。
“初元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如此狠毒的手段,孤还是小嘘了你!”李承乾狠声道。
“呵呵!我狠?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他郑王两家三番两次欲置我于死地,我更是数次从死士刀剑下险死还生,与命比起来,财富算什么?
我要是真狠毒,就该把郑王两家王族王族灭种,到那时殿下再说这话,我或许会虚心接受!”林尘有些讥讽的道,很明显这太子殿下,眼下已经是是敌非友了,那他还腆着脸干嘛。
“你!你很好!告辞!”
“殿下慢走不送!”
不就一个太子么?真当我好脾气呀!
我的好脾气只留给亲朋好友,既然你选择站在对面,那就不要怪我,饭都不留你吃一顿!
现在的林尘还是很有底气的,身为帝国子爵,他只要不犯大错,国法就管不到他头上来。
可要是玩阴的硬来,别人是十步之内,人尽帝国,他则是五十米内,人尽敌国,G18在手,哪里都可走!
实际上现在急得绝对不是林尘,郑王两家,资金大量透支的隐患已经在开始慢慢爆发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钱庄兑换不出来钱了,不过都被两家以势强压了下来,可想而知一旦消息走露,引起疯狂挤兑,两家声望肯定会遭受打击。
另外肯定还有出入货物资金,或者合同尾款等,肯定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林尘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也是两大世家自信惯了,知道自己家大业大,敢于透支手上不属于自己的资金,都想着反正可以很快从别处调来,到时候补上就完事了。
所有人都是一般想法,在这个通讯闭塞的时代,一个时间差的问题,竟然被一网打尽了,也是离谱。
看看这回说和失败后,两家到底什么反应吧,要是能让自己满意,肯付出一些代价,林尘倒不介意和解,甚至拉他们一起发展。
干掉世家,并不是说一定要把他打垮,打也打不完,干掉这家那家说不定又起来了,五姓七望没了,又来个六姓八门,那有什么意义呢?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