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河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宋月秋走到门口一看。
周学达和周学伟正合力搬着一个大背篓往这边走。
背篓里是绿油油的猪草。
宋月秋有些疑惑,一背篓猪草,怎么被这哥俩背出了一背篓石头的感觉?
“你们怎么这会打猪草去了?”
宋月秋伸手接过背篓问。
“哎呀—”
宋月秋本打算把背篓背自己背上,谁知道甩背篓的时候,倒是把自己带了一个趔趄。
“怎么这么沉?”
宋月秋疑惑的看了看手中的背篓,也不好在院外打开,只得费力地提着往院子里走。
周学达和周学伟嘿嘿笑了两声,也上来帮忙举着背篓。
等到了院子里,周学伟第一时间回身关上了院门。
“你俩干嘛呢?神神秘秘的?”
宋月秋十分疑惑,大白天的关啥门。
农村人家,别说白天了,晚上都不怎么乐意关门。
“小婶,我俩弄到宝贝了。”
周学达凑到宋月秋耳朵边小小声说,生怕被人听了去。
“啥宝贝啊?”
宋月秋也配合着,压低声音问。
“我俩去玩水的时候,在河边捡了好多贝壳,超级大,肉超多。”
说着,周学达把背篓上边盖着的猪草扯开,一股腥味从背篓里传了出来,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宋月秋一看,原来是河蚌。
背篓里的河蚌确实很大,目测哪个都有一二十厘米长。
“小婶,晚上我们煮贝壳肉吃吧?”
周学达看着宋月秋,祈求道。
小孩子的胃,那就是无底洞,对食物的渴望,明晃晃的写在了脸上。
一边的周学伟也是满脸期望的看着宋月秋。
可惜,他们的小婶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了。
“不行啊,我不会做这东西。”
宋月秋虽然认识河蚌,但是还真没吃过这东西。
她来柳湾村这两年,正好赶上干旱。
河都快干了,这东西自然也不知道躲哪里去了。
估计是前几天连续下雨,河水水位上涨,这些家伙又出来活动了。
不过,这些河蚌也是真命大,三年干旱都没旱死它们。
“啊?”
听到小婶说不会做,两个小家伙可急坏了。
“而且,没听说谁家吃贝壳肉的啊?这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不等两个小家伙反应过来,宋月秋的第二重暴击紧跟着砸下。
“不会吧?”
两个加起来刚过十岁的小朋友,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人生的大起大落。
小哥俩本来是负责捡麦穗的。
中间实在是太热了,便趁大人不注意跑到小河边玩水。
玩着水,哥俩发现了河里的大河蚌。
这可把俩人惊喜坏了。
跑回地里拿了背篓就捡了半背篓的。
也没想过为什么,明晃晃的大河蚌躺在那里都没人捡。
最后,回来的时候,怕被别人看到,还知道在背篓上边盖上猪草打掩护。
这是上次捡野鸡的时候,跟二哥周学明学的,好东西要藏起来。
正在地里帮忙运小麦的周学明如果知道了,一定会使劲夸这两个大聪明一顿。
别人看到绕着走的河蚌,也就这俩小傻子给当成了宝。
还藏起来。
不过幸好藏起来了。
如果哥俩光明正大背半背篓河蚌回家,少不得被村里人嘲笑。
这个东西虽然是肉,但是不仅腥,还嚼不烂。
也就灾年的时候,有些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才会偷摸去河边捡几个。
这哥俩记事的那几年,天气一直大旱,河水几近干涸。
自然也没人给他们普及河蚌的不可食用性。
“你俩皮小子,跑哪玩去了?一下午怎么都没见你们在后边捡麦穗?”
说着话的功夫,周家众人下工回来了。
周老太看到两个小孙子,开口先是一顿骂。
小孩子捡到的麦穗,一半上交村里,一半可以自己留着。
虽然小孩子捡不到太多,但是攒起来,给一家人包一顿白面饺子还是够的。
不过捡麦穗这个工作,只有十岁以下的小孩子可以干。
再大点的孩子也不愿意去干,直接去做大人的工作,挣工分不比捡麦穗香。
老周家就是这样。
大孙子周学光学校也放麦假了,和老二周学明一起帮忙把捆好的小麦往车上运。
因为力气小,两个人顶一个工在干。
而且腿短速度也慢一些,一天也就能挣六到八个工分。
不过,这也比捡麦穗强多了。
毕竟,工分等年底算下来,是能分钱的。
“奶,我和三哥捡了贝壳回来,小婶说不能吃,是真的吗?”
周学达委屈巴巴的向奶奶求证。
“哎呀,你这傻孩子,这东西谁吃啊,又硬又腥的。”
周老太还没开口,周学达的亲娘刘艳先开口了。
“哇哇——”
周学达忍了半天的泪,终于落了下来。
他容易嘛他,为了捡贝壳,连麦穗都没去捡。
到头来却发现,捡到的肉它不能吃。

“呜呜——都是河里的,凭什么鱼能吃,这个就不能吃了,呜呜——”
周学伟见弟弟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周老太才不惯着他们,一声呵斥。
“闭嘴,你俩再哭一声,晚饭就不用吃了。”
食物是最好的威胁。
果真,哥俩的哭声立马就停了。
“你俩还站这干嘛,都赶紧去洗洗吃饭。”
周老太把两个儿媳妇撵去洗澡,自己则慢悠悠的坐在了周禾旁边。
到底是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收个小麦把自己累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周老太正捶着腰,便看到两个小孙子抬着背篓就要往后院走。
“站着,你俩又干啥去?”
俩人今天连麦穗都没捡,又想窜出去玩,周老太可不惯着他俩。
“反正也不能吃,我们把贝壳砸了喂鸡。”
兄弟俩思路倒是挺清晰。
既然人不能吃,那就把这些肉喂给鸡吧。
反正鸡都不嫌毛毛虫难吃,应该也不会嫌弃这贝壳吧。
“把背篓拿过来我看看。”
周老太缓过来劲,也愿意搭理两个孙子了。
再一看背篓里的河蚌,顿时笑了。
这俩蠢小子,也不傻,净挑大的河蚌捡。
可惜,这河蚌那是越大越老,一般人家还真吃不了。
“找个破木盆,把这东西养起来吧,等分粮了,我给你们包饺子吃。”
周学伟以为自己听错了。
“奶,这东西不是不能吃吗?”
“是啊奶,我们还是把它们搬去喂鸡吧。”
躺在那听响的周禾噗嗤一声笑了。
说鸡不说吧,文明你我他。
“哎哟,奶的乖宝醒啦,奶一会洗了手抱你啊。
乖宝是不是也觉得哥哥们傻?
看把我们乖宝乐的。”
周禾一笑,老太太的疲惫顿时全消。
对孙子们也愈加和善了。
“这东西放别人家,还真就只能用来喂鸡了。不过,搁咱家,勉强还是能让你们吃顿饺子的。”
“娘,今天有饺子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