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

我的书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王建的最后时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晋军攻下濮阳之后,继续进攻,屯兵德胜渡。
后梁大军在战场上消耗了一多半,剩下的残军四散而走,也不归队,直接跑回老家陪老婆孩子去了。打眼一看,还以为梁兵全军覆没了呢。
王彦章手下的败卒有人逃回了开封,一张张乌鸦嘴开始散播假消息:“晋军战胜,就要打过来了!”
这也不能怪他们,人都是有虚荣心的,擅长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此时唯独把晋军包装成战无不胜的洪水猛兽,才能为自己的无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谣言没腿,但可以不胫而走,而且走得飞快,一时间开封全城的人都知道晋军要打过来的消息了,全城的人里面包括后梁皇帝朱友贞。
偏偏好巧不巧,有一波晋军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迷失了方向,一番南辕北辙之后跑到了开封城下。
这些散兵一看这座雄城能够和自家晋阳城有的一拼,便找人来问话:“这是什么地方啊?”
这一问不要紧,梁人以为晋军先头部队已经打过来了,正与先前的谣言相呼应,大恐。
大恐之后是大乱。
开封城顿时鸡飞狗跳,乱成一团。梁帝朱友贞仓皇失措,驱赶市民登城防守,眼看这样还不保险,就想着整顿队伍,出奔西京洛阳。
你想想要出奔也可以,收拾细软物什需要时间呀,那就赶快收拾!宫中人影交错,纷乱杂沓,又是一阵忙乱。
这里东西还没收拾好,天就黑了,天黑了晋军也没有来,大家开始反过味儿来了。
反过味来之后也不慌了,也不乱了,精神放松之后都回家睡觉去了。一觉醒来城外晋军还没有来,这就确定不会来了。
唉,虚惊一场,不容易啊。
晋军确实不可能杀过来了,因为胡柳坡一战对方消耗也不少,需要回去休整。现在李存勖已经带着大军主力回晋阳了。
晋、梁战事至此告一段落。
…………………………………………………………
梁、晋双方在胡柳坡大战的时候,其它的十国势力也都没闲着,其中闹得最欢的就是蜀、吴两国。
先说蜀国。
蜀国出了大事,而且是天大的事——蜀国皇帝王建崩了。
围绕着王建的死,发生了很多事情。
王建在崩掉之前一直在跟李茂贞互掐,为此还多次御驾亲征,打得李茂贞苦不堪言。
随后身体出了一点问题,国内也出了一点问题,对外就打得不太狠了,开始解决内部矛盾。
矛盾主要出在太子身上。
我们前文提到过,蜀国的太子是王宗衍,现在已经改了名字,把“宗”字给去掉了,于是成了王衍。
不管名字怎么改吧,人还是那个人。
这个人怎么样呢,实在不怎么样。
具体怎么个“不怎么样”法儿,我们来看看。
王衍“好酒色,乐游戏”,说白了就是喜欢吃喝玩乐,这样的人一旦成了皇帝,一般都会发展成昏君。
昏就昏吧,至少现在还没坐上那个位子不是。但问题是现在这个疑似昏君的太子殿下还有一个毛病——狂。
你说你现在还是个太子,即便有这些小爱好也总要藏着掖着吧,你老子还活着呢,可得把尾巴夹紧,要不然被现任皇帝知道了那还不把你废了?
王衍不怕,光明正大地搞事情。这样一来,容易出事。
有一次王衍召集诸王搞了一次联谊活动,活动的内容就是斗鸡、击球,反正怎么好玩怎么玩。
这些活动都比较热闹,大家又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各自带着一帮随从,玩起来无法无天,大呼小叫,声势喧天。
偏偏这时候王建在墙外路过,听到这些太-子党的喧嚣之声,摇头长叹:“我身经百战才创下了现在的基业,(我死后)这个兔崽子能够守住吗?”
这时候就已经有了废掉太子的心思。
废掉太子必须要有更加合适的人选,要不然还不如不废。
人选是有的,信王王宗杰就是一个,这个人很有才略,还屡陈时政,切中要害,是个治国理政的能人,受到王建赏识。
既然有合适人选,那就废吧。
不好意思,废不了。
为什么废不了,因为太子王衍有护身符。护身符还不止一个,有一双。
没错,就是徐贤妃、徐淑妃那对姐妹花。
王衍的太子之位就是这两个娘们给争取来的,她们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呢。
你王建想废我儿子,老娘跟你没完!一时间枕边风、朝堂之风各种东西南北风都刮了起来,吹得王建晕头转向。
王建老了,身体不怎么好,脑子也糊涂了,禁不住对方这么闹腾,眼看着废立太子的事情就要黄。
这事儿还真就黄了,因为王建属意的新太子人选王宗杰,死了。
怎么死的?不知道。
史书记载是“暴卒”,也就是说无缘无故突然就死了,死得很干脆,也很莫名其妙。
莫名其妙的死法,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徐贤妃这些人做的手脚。
很有可能。
如果这是真的,那徐贤妃可真是胆大包天了。
要知道王宗杰可是王建的儿子,堂堂的一个王爷啊,你想杀就杀了?
你拿王建是吃素的?拿百官是眼瞎的?
王建确实是吃素的,因为老了,糊涂了,他对王宗杰的死只是很疑惑(深疑之),但疑惑归疑惑,却并没有深究。
百官也确实是瞎的,或者说是装瞎,徐贤妃的势力已经遍布朝堂,要不然当初也不可能把王衍这样的公子哥儿扶上太子之位。现在她做什么就是什么,谁敢说半个“不”字?
所有的这一切无不说明着一个问题:王建对蜀国的控制力已经非常衰弱了。
与控制力一起衰弱下来的还有王建的身体,身体好不好,自己最清楚。
王建开始准备后事。
首先,要把临终托孤的人选给找齐。最主要的人选就是北面行营招讨使兼中书令王宗弼,看名字大家也知道这是王建先生的养子。这个养子沉静有谋,是个靠得住的人。
托孤的人找来了,那就开始托吧。
托孤的戏份都比较感人,因为其人将死,其言也善,更何况王建戎马一生,现在也算是英雄末路呢?
王建的托孤内容是这样的:
“太子仁弱(不堪大用,我不想立他的),我又不能违背满堂朝臣的意见,所以才罔顾顺序(王衍乃是幼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立了他。
如果将来他不堪大用,你们可以把他降为藩王,另立其他王氏子弟,不要伤害他性命。
徐妃的兄弟,给他们高官厚禄也就够了,千万不要让他们掌握军政大权,这样还能保全他们的宗族(言下之意,防其造反)。”
从王建的话中我们可以领会以下几点:
第一,王建了解王衍,也很爱护他。
知子莫若父,孩子具体有几斤几两王建心里清楚,虽然决定把皇位给他,但心里没底,将死之人最后能做的就是尽量保全儿子的性命:皇帝能做就做,做不了就做个藩王,荣华富贵一生。
第二,王建是个明白人。
打了一辈子仗,创了蜀国江山,肯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徐贤妃的弄权,但看破不说破,儿子还需要老婆来扶持,而且女人再怎么折腾只要娘家人被按住了就没事儿,所以嘱咐不准让外戚掌军秉政。
第三,王建是个好父亲(对王衍来说),也是个好老公,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应该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别说五百年,即便是再多活几年,前蜀政权也不会这么快没落下去。
托孤这场戏演完之后,按照流程王建应该驾鹤西游了,在西游之前,他还处理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自己撞到枪口上来的。
他的名字叫做唐文,是掌管皇帝亲兵的内飞龙使。这个人不仅掌管大内禁军,还经常参与一些军政机要,是个很关键的人物。
这个关键的人物在皇帝王建身边呆的时间长了,有点飘飘然,误以为自己就是皇帝,所以想要造反一把。
这次造反有充足的理由,因为王建老糊涂了,根本管不了事,该管事的管不了事,唐文这个不该管事的就想多管点事,但皇帝的事儿你想多管,名不正言不顺呐,为了解决名分问题,那就只能造反,自己做皇帝。
唐文自我感觉十分良好,他认为除了皇帝他就是老大,这也正常,在老虎身边呆的时间长了,狐狸也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百兽之王,更何况人家唐文手里还有兵呢!
有兵就好办事。唐文派人守住宫门,打算先把大臣们摆平。摆平大臣的方式就是隔绝他们与皇帝的联系,然后借机杀人。
王宗弼带着群臣来觐见王建,唐文直接假传圣旨:不见!
不见也就罢了,他还派人到宫外去侦查“敌情”,打探大臣们的动向,等到时机成熟(王建死后)就斩杀重臣,逼百官拥立自己登基。
这个想法很疯狂,但疯狂的想法也最容易成功,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是也。
但唐文的乱拳刚打出来就出问题了。
问题出在去宫外侦查“敌情”的人身上,这个人是潘在迎,当时的官职是内皇城使。
这个潘侦查员接到唐文指令后,二话不说,立刻去王宗弼家里去开展工作,把唐文的计划一股脑儿告诉了对方。
王宗弼一听,我的乖乖,这唐文也真敢玩儿,皇帝还没死呢,他就敢玩一手遮天的把戏,真还把自己当根葱了!
不行,一定要把这跟葱拔掉!
第二天,王宗弼又带百官去叩见皇帝,不出意外,唐文又一次传达了王建的旨意:不见!
见与不见,我王宗弼就在这里,还就不走了!不光不走,还要强行闯宫。
王宗弼可是武将出身,人家怕过谁,一声虎吼,把前面拦路的军兵全都划拉到一边儿去了,双手往宫门上一印,“轰隆”一声,宫门大开。
宫门大开的那一刻,唐文就已经没戏了。
王宗弼带百官和王建一见面,唐文就被贬为眉州刺史,随后又被流放到雅州,彻底被甩出了朝廷。
为了杜绝类似事情发生,王建任命天册府掌书记崔延昌暂管六军事务,并宣召太子到身边侍疾。
这样一来,皇帝太子每天都待在一起,谁都不好再暗动手脚了。
不仅如此,唐文的事情还引起了一个负面效应——宦官干政。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