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 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

我的书架

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刘信挑选了三千精兵,由将领张宣等人带领,趁夜去古亭摸楚军大营。
楚将张可求万万没想到吴军敢主动出击,毫无防备,全军大乱,四处溃逃。
一万人的楚军被人家三千人的军队追着满地乱跑,夹着尾巴跑回老家去了。
一战旗开得胜,刘信开始第二场战役,这次瞄准的是吴越军和闽军,带兵将领是梁诠。
对面的两支军队听说楚兵战败的消息,已经暗暗心惊,此时听说吴军又杀过来了,大骇,心想自己本来就是来增援的,何必伸着脖子替别人挨刀呢,走吧!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理念,吴越、闽国的军兵全都退了回去。
外围的兵马一退,刘信可以集中精力和虔州城内的谭全播一较长短了。
刘信挟战胜之威,挥军猛扑虔州,昼夜急攻,斩首数千级,但未能破城。
一鼓未破,那么接下来二鼓、三鼓也就肯定破不了了,毕竟锐气已失了嘛。
破不了城怎么办,攻城战本来就不划算,总不能拿兄弟们的命去填吧。这种事情刘信做不来,做不来怎么办,任务还得完成啊。
既然战场上完成不了的任务,那就由外交手段来完成吧。
刘信拉着谭全播来到了谈判桌上,他派人给对方传话,仗不打了,你投降,服个软,虔州还是你的,给我点出兵费用就行了,我也好回去交差。
这么好的一桩买卖,谭全播不可能不干,写了张降表,给刘信带回去,然后拿出金银细软来犒军,大家握手言和,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个结局很圆满,大家都很开心。
徐温得到了消息,十分不开心。
不光不开心,徐温简直气得打哆嗦,他杖责刘信派去送信的人,找来刘信的儿子刘英彦,交给对方三千精兵,然后说了一句话:
“你父亲占着地利,带着十倍之众,竟然打不下一个虔州城,这是要反上天啊!你带着这些军兵去找你父亲,两个人一起造反去吧!”
徐温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因为丢不起这人!
想想撒,堂堂一个吴国,江南的霸主,带着优势兵力去打一个虔州,没打下来,最后还是把人家给劝降的,这事儿传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吗,以后吴国还怎么在江南这地儿上混呢。
所以说,虔州一定要打下来,这不是战争问题,而是国家荣誉问题。
徐温派了刘英彦带兵去增援还不放心,又找来牙内指挥使朱景瑜随对方一起去(监军),临行前又嘱托了一句话:
“谭全播的军兵大多是农夫,这些人的家不在城里。如今他们在城里忍饥挨饿了将近一年,老婆孩子都在城外,重围一解,这些人肯定要出城回家去。这时候我们的大军再杀回去,虔州就成了一座空城,无人可守,必破!”
这个见解十分独到,也十分正确。
刘信听闻惹恼了徐温,大惧,随即引兵回击虔州。吴军先锋一到,虔州军马争相溃散,谭全播阻敌不住,逃到雩都。刘信追到雩都,把他抓了出来。
至此,虔州(镇南藩镇)纳入吴国版图。
刘信还是十分敬重谭全播的,好吃好喝招待,随后把他送到了扬州。这个人到了扬州,徐温也不敢怠慢,封他为右威卫将军,领百胜节度使。
按说这个待遇算是很优厚了,但谭全播气不过,说好的投降不打的,怎么又打过来了,还讲不讲理啦!
老爷子越想越气,然后病倒了(这次是真病),一病不起,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难得啊,老寿星,活到老,打到老,不老战神。
吴越之前经常借道虔州向大梁纳贡,现在虔州归入吴国,入贡的道路断了,吴越便驾船出海,从海上抵达登州、莱州等地,然后再抵达开封,在进贡道路上真可谓是百折不挠。
没办法呀,吴国太强了,必须借助中原王朝来制衡。
徐温通过一场虔州之战,把国内的矛盾消耗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他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拥护杨隆演称帝。
吴主称帝,他徐温也可以高升,正所谓皆大欢喜是也。
杨隆演不同意。
不同意也很正常,称帝这种事儿,手下人要多请几次,上边人要多推几次,一般是三次,这样才能显示郑重,也符合以往的规矩。
但杨隆演是真的不同意,他打心眼儿里不想做这个皇帝。
为什么呢,因为皇帝不是自己家的,做着没意思。
他现在不管是吴主也好,吴王也罢,就算称了帝也还是别人手中的棋子,自己没有丝毫自主权,这个国已经不再是他们杨家的,那么称帝还有什么意思呢,白白为杨家召来骂名而已。
于是乎,这个皇帝不做也罢。
徐温急了,杨隆演称帝受益最多的就是他徐家,对方不急,他不能不急啊,但杨隆演就是不松口,他也没办法。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请求杨隆演称王。
杨隆演又一次推脱。
徐温沉不住气了,想要发飙。飚还没发出来,徐氏集团内部出了问题,自己人之间斗了起来。
斗法的人是严可求和徐知诰。
徐知诰就不用说了。严可求是徐温手下的头号谋士,他与骆知祥两个人合称“严骆”,是徐温的左肩右膀。
这个人为什么会和徐知诰发生矛盾呢,因为他是徐温的忠臣。
严可求曾经多次向徐温提议,换掉徐知诰,改用徐家亲子徐知询来把持吴国军政。
这个提议对徐温是有利的,但是徐温并没有立即决断。
徐温没有决断,徐知诰先受惊了。
我的乖乖,这是要把我往泥里踩啊,我招你惹你了,给我使什么绊子啊!
既然对方出招,徐知诰不得不仔细应对,为此,他找到了骆知祥。
两个人一合计,既然严可求这么爱多话,那就把他从权力中心踢出去吧,让他的话没地方说。
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乎,徐知诰到杨隆演那里请了一道指令,任命严可求为楚州刺史,即刻上任。
这一招比较狠,你不是喜欢蹦跶吗,楚州天大地大,你到那里去蹦吧!
严可求也不吭声,收拾包袱就离开扬州。出了扬州之后他并没有去楚州,而是转道去了金陵。
为什么去金陵,因为徐温在那里。
严可求面见徐温,只字不提徐知诰的事儿,反而重点提了另外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我们吴国是奉行唐朝正朔的,一直以光复李唐为己任。现在北边李家(李存勖)和朱家(朱友贞)打得正欢,李家占了上风,朱家日渐衰落。
如果有朝一日李存勖那小子入主中原,得了天下,我们能甘心做他的臣子吗?不如这样,我们先建立吴国,拥立主子称王,以此来聚集人心。这样一来,无论中原谁来作主,我们都能独善其身。”
这一席话说到了徐温心坎里,他正为杨隆演不肯称帝、称王的事情发愁呢,现在严可求主动来提,他高兴得不得了。
徐温一高兴就不肯放严可求走了,让他参总庶政,并主持吴主称王的礼仪。
这事儿搞的,贬人没贬成,貌似人家严可求权势还更大了。这回轮到徐知诰头疼了,这只小狐狸自认还不是老狐狸的对手,既然不是对手,那就不要斗了呗,服个软,认输吧。
徐知诰认输了,但认输不代表认怂,打不过不代表拉拢不来,怎么拉拢呢,联姻。
徐知诰死皮赖脸地要把女儿嫁给严可求的儿子严续,你不同意,我就软磨硬泡、旁敲侧击,让你不胜其烦。
严可求没办法了,明枪暗箭他都能躲,这亲情战术他躲不了啊,躲不了那就认了吧,于是乎和徐知诰结成了儿女亲家。
成了亲家这就是一家人了,严老爷子就不好意思再跟徐知诰下绊子了,久而久之就上了徐知诰的贼船。
看到没,消敌于无形,化敌为友,徐知诰还是最后的胜利者。
随后,吴王杨隆演登王位,大赏群臣,吴国上下一片欢腾。
这一年是大唐天佑十六年(吴国不承认后梁政权,一直沿用大唐纪年),也就是公元919年。
大家也许有个疑问,杨隆演已经是王了,怎么还要登王位呢。因为此王非彼王。
王爷也分好多种,有郡王、藩王、国王。杨隆演最后登的这个王位就是国王之位,说白了就是划家为国了,此后无论你中原政权再怎么变更,我吴国是个国家,和你是对等的,可以向你纳贡,却不可能屈膝称臣。
这,才是之前严可求向徐温表达的中心思想。
吴王杨隆演只是登了王位,还有一个大胆的人已经在之前称帝了。
这个人就是南汉的刘岩。 
sitemap